您好,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!老站,搜索引擎当天收录,欢迎发信息
免费发信息
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> 防城港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《我不是药神》背后鲜为人知的真相

2023/1/5 22:43:37发布54次查看
最近,一部中国电影火了。《我不是药神》罕见的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,这部基于现实题材的影片获得了广泛的共鸣,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。
如今的中国,医疗是一个大众关注的问题。昂贵的医疗费用,是悬在每个家庭头上达摩克利斯之剑,电影中的家庭并不只存在与电影中,也存在于现实中。
外国药品公司昂贵的定价,廉价的印度仿制药,中国的药品监管制度和法律,求生的本能,在电影中激烈碰撞,也在现实中碰撞。
公司要盈利,执法者要执行法律,病人要求生,似乎每个人都没有错,那么究竟是谁错了呢?
一、格列卫到底是谁研发的?
对于外国药品公司,大众的态度是矛盾的。一方面对外国药品公司歧视性高定价痛恨不已,另外一方面又对这些公司研发新药抱有感激,理解新药昂贵的开发成本。
那么,真相到底如何呢?让我们从《我不是药神》里面昂贵的药品“格列卫”说起。
“格列卫”最早并不是医药公司研发的,1960年科学家发现在一类白血病人中多出一条染色体,1970年发现这染色体是怎么出现的,他们发现是第9和第22号染色体发生了重组,并且找到了因为重组,bcr和abl两个基因融合到了一起,形成了一个新的酶。后来到了1990年,科学家又发现尽管这个新酶在常规致癌实验中不能让细胞成癌,但是可以让血细胞变成白血病。这等于找到了白血病起因。
既然是这个酶导致了白血病,那么把这个酶关住,癌细胞就死掉了,这就叫靶向治疗。因为这个酶是一个新产生的酶,所以把他关住不会影响病人的正常功能。于是,大家用大范围筛选的方式找酶的抑制剂,关掉这个酶。
1990年科学家找到第一个可以抑制这个酶的化合物。这个化合物可以在培养皿里抑制恶化的血细胞的生长。但是这个化合物不能拿来做药,因为还会抑制其他很多酶,特异性不好。
等科学家几十年的研发成果做得有眉目了,然后才是药企登场。药企的优势是有很大的化合物库,里面有上百万中化合物可供筛选。诺华前身ciba公司中有研发人员在1996年找着了一个特异性很好的化合物,但是当时ciba认为这个药不赚钱,没有搞。。
后来ciba已经重组为诺华,管理层终于给一点钱,支持临床研究。最后,诺华决定把这个小分子药品送上市场,这就是格列卫。
所以,诺华干的事情,是筛选化合物库,提供资金搞了临床试验。它自己花的成本并不高。
而诺华的成本还是建立美国医疗消费水平(美国因为存在协会垄断,医疗特别贵)之上,美国抗癌药临床一个病人要10万美元,国内连十分之一的成本都没有。
而如今的模式更进一步,是高校直接筛出有功能的小分子,学校投钱加从联邦申请经费,做出点东西然后卖给药厂了。
于是二代格列卫,达沙替尼卖给了施贵宝,治疗前列腺癌的恩杂鲁胺卖给了安斯泰来,apalutamide给了强生。
所谓,国外药厂的高研发成本是不存在的,它们更像风投,买小公司有潜力的药,然后用他们的人脉做临床研究,去fda报批。(美国fda也是一地鸡毛,被科学期刊爆出各种药厂的利益输送,旋转门)。
二、资本主导的医药研发
在美国,医药研发的一些基础工作是学术机构用公共资金做的。但是要做成药,上市卖就必须通过医药公司,通过医药公司的临床资源和fda的人脉。
而医药公司是公司,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。
于是,很畸形的事情就出来了。药厂最大的成本实际上是临床试验,研发只参与最后收尾,甚至整个研发成果是从小公司、大学收购而来的。
尽管药物开发中有大量公共基金参与,但最终药品研发只有药企说了算。对于那些患者基数太小,付费能力差的病。药企一律不会去花钱。
在学术界提供了一次性治愈和长期维持两种选择时,药企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投资续命药,而不是治愈药。因为只有让病人长期续命,才能不断榨取病人钱包。
美国fda制定了过于严苛和冗长的审查标准。直接阻绝了小型药企将新药提交上市的任何可能。对于大学、小型药企来说,目前只剩一条把有效药卖给大型药企做临床试验的道路。
比如说乙肝、曾经的丙肝之类,能做出通用疫苗的话花销在预计50美元/人,但没人做。一次性治愈的鸡尾酒疗法,花销小于400美元/人,这些药有,但进展极慢。或者被专利阻碍。
通用但逐渐被淘汰的传统治疗(续命)方法,费用从1000美元至上万一疗程,并且长期无法根治。
丙肝低价的一次性治愈药sovaldi已经被小型药厂研发出来,但是这个特效药在2011年被大型药厂gilead收购后,迅速转变为天价药。每疗程高达8.4万美元以上。
于是,国外的药品就成了资本的天堂。政府有fda审批的门槛,限制大公司以外的新药,大公司可以垄断新药临床与开发。而新药出来是有专利保护的,其他人不能生产。
根据病情,大药厂可以根据患者的支付能力定价,获取暴利。
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,那么中国的情况呢?中国的情况更糟糕。
中国的体制比较特殊,公立医院是半体制内的,而药是非体制的。结果就是药厂的精力不在于开发新药,而在于怎么进入公立医院采购体系,怎么让医生开出药方。
看财报,中国的药厂也有高额的研发成本,而事实上这些名义上研发的钱,成了进入采购体系的敲门砖。而真正用于研发,用于理论研究、筛选化合物、临床试验的钱有多少,就只有天知道了,新药研发能力也只有天知道了。
印度是一个特例,印度政府对一些医药专利的合法性不承认。而化合物合成的技术难度并不大,成本也很低,所以印度可以有大量廉价仿制药。
所以才有了《我不是药神》这部电影。
三、中国曾经的低价药是怎么来的?
现在年龄大一点的人,往往还记得1998年医疗改革前中国医药的廉价。几分钱,几角钱的常用药,城市的公费医疗。
为何以前的中国能提供超低价的药物呢?这要归功于体制。
在中国,以前医药都不是商业化的,医院是国家的,药厂和医疗器械厂也是国家的。这意味着医院、药厂、医疗器械厂都是政府定价,不以盈利为目的。
在以前的年代,医药都是保障人民健康的。所以已经搞清楚的药品,并不是按照患者支付能力定价,而是按照化合物成本定价。而今天的药品如果按照化合物成本定价,是要降价10倍、100倍,1000倍的。
同样,新药研发的目的也不是利润最大化,而是保障人民健康,针对疟疾的青蒿素等一次性治愈的特效药,就是这么研发出来的。
中国还研发出来廉价制造维生素c的办法,而这个办法被国际药厂买断,在全球除了中国之外的地方弃之不用,以维护维生素c的高定价。
但是随着药厂的商业化、医院的半体制化,以药养医,这些曾经的辉煌不复存在了。
四、如何才能避免电影中的悲剧
医药,作为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刚需,完全市场化是有问题的。从社会整体利益角度看,医药体制化,政府管理起来保障基本医疗是必要的。
因为出于利益考虑,无论医还是药,都是让患者永远花钱,死不了病也好不了才能利益最大化,而且病人越多越好。(是不是想到莆田系),而这是在推高社会成本,影响社会生产。
而从社会角度考虑,让病人更少,医疗更便宜,让治疗周期更短,社会收益才最大。
社会收益的获益者是政府,所以政府应该把医院和药厂、医疗器械厂都管起来。
医药都是体制内。药厂要类似于自来水厂,铁路的管理办法。
药厂、医疗器械厂不以盈利为目的,而是体制化的维稳单位,非专利药低价,能自主的医疗器械低价微利。
专利药,国家出面和国外医药公司谈判,以整个中国市场的规模压出合理的价格。类似当年高铁和西门子的谈判。
不能自主的医疗器械、新药研发,一方面谈判集中采购,类似波音空客的单子,获取比较优惠的价格。另外一方面要像光刻机、青蒿素一样,由国家投资去研发,性能水平达到了,就统一采购。
当前的主要矛盾,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。
为了不让电影中的悲剧重演,政府应该做点什么了。
特别声明: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。
防城港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VIP推荐

免费发布信息,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-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-2
企业名录